【鳴家】程琳:人生雖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2017-06-29 11:29:13 聽新聞
最近有很火的一部電視劇叫做《人民的名義》。劇中祁同偉出身貧寒,通過高考考入漢東大學政法系。因為拒絕了梁老師的追求,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偏遠地區(qū)的司法所。后來他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于是放下身段向比自己大十歲的梁老師求婚。之后他的命運獲得反轉(zhuǎn),在岳父和高老師的庇護下一步一步進入漢東省權力核心。
祁同偉在劇中多次跟高小琴說:“像我們這種出身卑微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任性?!?/p>
這句話,足以看出祁同偉內(nèi)心對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極度不認同。
他沒有家庭背景,沒有關系,面對權力的捉弄,他選擇卑躬屈膝,獲得權力后又通過權力和貪欲掌握自己和他人的命運,最后走向人生的悲劇。也許你會慨嘆,寒門再難出貴子,這種說法早已在人群中屢見不鮮。
很多人相信,在信息閉塞、貧窮落后的偏遠農(nóng)村,物質(zhì)條件、生活閱歷會成為農(nóng)村學子跨越階層的“攔路虎”,“鯉魚躍龍門”“山窩飛出金鳳凰”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奢望。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上層社會的人脈、財富、精英意識、教育資源等等,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無窮盡也。下層社會想要逆襲,難上加難。
6月28日,甘肅定西高三考生魏祥,雙腿依靠拐杖站立,在鏡頭前露出稚嫩而靦腆的微笑。誰也無法想到,一張如此淳樸稚嫩的臉龐背后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內(nèi)囊腫,出生后雙下肢運動功能喪失,更不幸的是下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堅強的媽媽陪著殘疾但優(yōu)秀的兒子一路求學,直至考上清華。
他向清華大學提交了一份書面請求,希望清華能給他們母子倆幫助解決一間陋宿,供娘兒倆濟身,完成學業(yè)。清華大學以母親般的慈愛接納了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學子。
看完魏祥的故事,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我自己也是從農(nóng)村走出來,遇到了很多苦難,走過了許多坎坷。我在想,是怎樣一種力量,讓一個寒門學子在逆境的摧殘下和病痛的折磨下書寫出絕地反擊的壯美故事,在貧瘠的土地上綻放出絢爛的生命之花。答案就是清華大學招生辦給魏祥的回信:人生或許悲苦,但是請你足夠相信。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社會分層,階級固化,寒門逆襲將會越來越困難,但是那又如何呢?人生中有荊棘,也有鮮花。人活于世,沒有誰能抱怨自己的出身,我們只能接受現(xiàn)狀,接受平凡的自己,并且尋求改變,在改變中收獲感動和幸福。
冰心說過: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
我們所能做的,是在一線希望之下付諸百倍努力,在荊棘坎坷中不忘最初的夢想,奮力追求后,萬一實現(xiàn)了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