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郭吉芳:簡素樂活一杯茶
2017-07-24 19:03:02 聽新聞
簡約生活,是內(nèi)心對生活的熱愛與充盈,是對平凡日子里一餐一飯、一杯一盞,一顰一笑的滿腔誠摯。
人生如一片茶葉,落入杯中,從此一個生命,入世。它在滾燙的沸水中翻滾,掙扎,起舞,在氤氳中茶湯徐徐而出,驚艷的湯色,醇香的味道,精致的口感,這是歷盡滄桑磨難的精彩呈現(xiàn)。
或許你驚嘆于它獨特的味道和香氣,你可知道那是它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煉制,翻滾掙扎后的樣子,就像孫行者,縱然精鋼不壞,在煉丹爐中練就火眼精也需要承受無盡的痛苦。因而,有人這樣形容茶的一生:生在山里,死在鍋中,悶在罐里,活在水中。
茶的第一次生命來自于地。從一顆種子,發(fā)芽破土,到開枝散葉。酸堿適宜,營養(yǎng)豐富的土壤,溫和的氣候,蔭涼的日光,云霧滋潤,成就了一片葉的傳奇。
細(xì)細(xì)考究,好茶出產(chǎn)之地,多是風(fēng)景秀美之處。不說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至少也是良茶擇地而生,享盡天時地利。
茶的第二次生命來自于人。鮮葉離開了樹,帶著自然的養(yǎng)分,采摘、攤涼、萎凋、殺青、揉捻……茶人的雙手成就了它,使它成為真正意義的“茶”。
所有的步驟都浸潤著茶人的匠心。黃茶比綠茶,多一道“燜黃”的工藝,就多了幾十個小時的耐心守候。傳統(tǒng)制法里,“燜黃”每小時都需要翻炒,至少需要48小時方可完成,繁復(fù)辛苦。
茶的第三次生命來自于你。一道茶泡出來好不好喝,完全取決于你。茶被投入壺中,以沸水注入,翻滾、舒展、散發(fā),茶與水融為一體,重獲新的生命。
因為有你的賞識,茶才迎來了生命中最為璀璨的綻放。
從溫杯燙盞開始,每一個沖泡的步驟都充滿了儀式感。
適宜的投茶量,適宜的水溫,因為你的喜好,在口感上變幻出或濃或淡的層次,在素雅的茶杯里演繹出繽紛爛漫。
新茶,如未經(jīng)世事的少年,多了些躁熱,少了些沉靜,是需要時間的沉淀。綠茶、巖茶,熬過數(shù)日數(shù)月的靜置孤獨,方可漸漸平和;普洱、黑茶,等待成年累月的分解轉(zhuǎn)化,悄然煥發(fā)新的活性。
一款好茶,從青澀到醇厚,真需要一直等候的。每個人都宛若一片茶葉,或早或晚要融入這變化紛紜的大千世界。
你看那茶葉,剛沖入水的時候,在水里來回翻滾,不就像初入社會的我們嗎?充滿棱角,四處碰壁,最后遍體鱗傷。
慢慢地茶葉不再翻滾,而是都漸漸沉入杯底偶爾有幾葉還在水中飄飄蕩蕩,最后還是沉下去。
這又恰似我們每一段經(jīng)歷都將會是一次成長的洗禮,人生因經(jīng)歷而斑斕,逐步在洗禮中了悟與成熟,在社會摸爬滾打了幾年后,逐漸學(xué)會沉淀自己多了一份坦然,一份豁達(dá),多了寬慰與包容,變得更加睿智!
年少似綠茶,鮮活的生命必然要經(jīng)歷折騰,才能呈現(xiàn)精彩的滋味;中年如巖茶,巖骨花香是他的性格,歷練之苦辛唯有巖茶了。老年似普洱,歲月沉淀,默默無語,平和呈現(xiàn)。
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好茶總是先澀回味醇香甘甜,人生同樣是甘苦交織,先苦后甜,你要你細(xì)細(xì)品味、慢慢感悟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時最苦澀時正是芳香將至,最甘甜時卻有苦澀暗藏……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雖分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花草茶。茶不同,茶韻和茶味就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體狀況,喝的茶是不同的。茶無好撇,適口為珍,適合自己喝的就是好茶。
茶如人生,我們往往只看到精彩,看不到他成長背后,艱苦與辛酸!
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濃香,人生也要歷經(jīng)磨煉后才能坦然。無論是誰,如果經(jīng)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也是品不到人生的真香滋味!
品茶,品的不僅是健康,還品人格。唐朝陸羽在《茶經(jīng)》中說:茶花的味道濃但是沒有香味,香氣都凝聚到葉子里面去了。大自然中幾乎所有開花植物都是花香于葉,唯獨茶樹,卻是葉香于花。在這里,花雖爭奇斗艷,葉卻傲于花叢,花多美在外,茶之葉卻美在內(nèi);花多香于外,茶之葉卻香于內(nèi),葉以其獨特,以及“內(nèi)在美”奪得主角,花為配角!
茶,是精行儉德之物,只要你有平和淡然之心念,粗茶淡飯的情懷,也就配得上茶如人人如茶的類比,就會達(dá)到清廉勝浮華的那份心安理得的淡泊,才能真正得大自在的圓融境界。
生活本來是不求華麗,只需一份簡約的。雖歲月靜好,也需隨時梳理那沾染風(fēng)塵的心情,輕握一份灑脫,放下一個釋然,在風(fēng)輕云淡中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生活是一種態(tài)度,愛生活是一種情懷,以茶相伴是一種生活方式。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對生活有著無窮的熱度,沸騰時能燃起萬千煙花,不慌不忙時能靜待世間煙火,在不知不覺中散發(fā)著光芒,吸引著所有美好的目光。
簡素樂活一杯茶,無需刻意,只需樂意。端得起,也放得下!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