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郭吉芳:西方詩人筆下的茶(好文分享)
2017-11-02 11:27:01 聽新聞
西方有許多涉及東方茶道的詩歌,陳椽教授所著《茶葉通史》一書輯錄較全面,例如:
1633年英國詩人瓦利作茶詩向查理二世飲茶王后卡特琳祝壽,其中有“月桂與秋色,美難與茶比……物阜稱東土,攜來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煩累”的詩句,瓦利認(rèn)為飲茶不僅能益思、消乏,還給人以美的享受,就是月桂與秋色(詩人們常常謳歌的對象)也不能與之相提并論。
博學(xué)的牧師勃萊迪1700年出版的著作里有《茶阜詩》,稱茶是“惟神奇萬能之藥,消青年急躁之狂熱,激暮年凍凝之血?dú)狻?。另一首《諷喻詩》里稱茶“是乃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勃萊迪認(rèn)為茶之功不僅僅藥用,還可以讓人寧靜、催人奮發(fā),他熱情謳歌飲茶是“靈魂之飲”,詩人已悟到茶道真諦:茶不僅可潤人腸胃,還可蕩滌人的靈魂。茶道追求的是精神的升華,而不僅僅是口腹之欲。 1785年,考伯寫《課業(yè)》一詩,稱飲茶是“快樂之杯”,他寫道:“茶甕氣蒸成柱,騰沸高鳴唧唧,‘快樂之杯’不醉人,留待人人,歡然迎此和平夕”??疾嫴韪械接鋹?、愜意,并推己及人,希望人人享此樂趣。
英國大詩人雪萊(1792-1822)稱茶為“中國之淚水”,寫下《為中國之淚水--綠茶女神所感動(dòng)》一詩,詩云:“藥師醫(yī)士任狺狺,痛飲狂酣我自吞,飲死舉尸歸凈土,殉茶第一是吾身。”在茶之故鄉(xiāng)——華夏神州上下五千年,大概也尋不到象大詩人雪萊這樣狂熱的飲者,竟不惜以身殉茶,喝個(gè)一死方休!
詩人歌爾利治似乎沒雪萊狂熱,他在飲茶中持“中庸之道”,詩中寫道:“中庸之道我常持,適傾綠茶第七杯?!笨磥砀鐮柪螌χ袊糯幕⒉荒吧捕谩捌咄氤圆坏?,唯覺兩腋徐徐清風(fēng)生”(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他對中國茶道是頗有研究 的。
詩人孔尼飲茶追求一種悠雅、閑適的生活情趣,寫于1899年的小詩《一杯茶》中說:“我何處幽獨(dú),轉(zhuǎn)暮復(fù)轉(zhuǎn)涼,且熱我小鼎,嘗此一杯茶。”詩人以茶為友,在品茗中驅(qū)除寂寞。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幽然獨(dú)處則月下獨(dú)酌,且歌且舞,以酒澆愁,歌罷舞罷,心緒更為不佳。同是獨(dú)處,詩人孔尼比李白心態(tài)寧靜,這得益于茶,這足以說明茶道與酒道大相徑庭。
國外墨人騷客、社會(huì)名流還贊美中國茶是“神人之甘露”、“一種快樂之葉”、“上帝之賜與”等等,由此不難看出:中國茶和中國茶道已征服西方世界。
本文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
作者:丁文
原文體題為:西方茶詩看中國茶道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