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游剛:故鄉(xiāng)的竹筍
2018-05-08 14:00:00 聽新聞
當(dāng)布谷鳥兒開始滿山吟唱的時侯,故鄉(xiāng)的竹筍便開始萌發(fā)了。只要有竹林的地方,就能看見泥土里小牛角尖一樣的竹筍,一排排一個個探出頭來,向著天空一個勁兒地躥著。這時春意正盎,人們忙著在田地里播種,翻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看見自家竹林里的筍子尖出土了,都會高興:“筍子冒頭了,好季節(jié)到了啊?!?/p>
這時節(jié),最快樂的就是故鄉(xiāng)的大姑娘小媳婦兒們了。故鄉(xiāng)高高的山里,全是大片大片野竹林,郁郁蔥蔥在山之深處舒展著枝條。筍子出來了,女人們便要上山去采竹筍,那是一年中最快樂的山中聚會。大姑娘小媳婦兒三個一群兩個一伙,背著背簍,拿著小鋤頭,挽著袖子,露出筍子一樣嫩白的胳膊,相互說笑著爬上山去。
綠綠的竹葉下,野竹筍早冒出尺把高了,密密麻麻立在綠草中,有的像刺向空中的利劍,粗壯有力;有的褪下外殼,像一個個欲脫還羞的少女,纖弱柔嫩。女人們嘰嘰喳喳鬧著叫著,手腳利落將筍子搬進(jìn)背簍里,滿山里響著歡快的笑聲。偶爾有女人吼起山歌,深山里竹葉婆娑,百花正開,布谷鳥的啼叫和著女人那優(yōu)美的歌聲,與山澗里嘩嘩的溪水一起滿山里流淌,淌成一支讓人沉醉不已的春歌。
幾天時間,村子里家家戶戶門前都曬著白白嫩嫩的竹筍,褪去筍殼,筍子嫩得讓人想入非非。最誘人的,還是端上桌子的竹筍,炒的燉的蒸的,整根兒的細(xì)碎的,滿桌子的清香。吃一口竹筍,唇齒生津,嚼一口竹筍,脆生生如碎玉般直響。深山里的竹筍,柔如美人舌,清香如蘭麝,讓人回味無窮,愛不釋手。
我是吃著故鄉(xiāng)竹筍長大的,一年四季,家里都會存放著竹筍。春天,母親會和其她女人們一樣上山采回竹筍,晚上削下筍殼,用水煮軟后曬干。曬干后的筍子像根根燦燦的黃金條,純黃透亮。筍子畢竟不太多,只有來了貴重的客人或遇上重大節(jié)氣,母親才會把掛在墻上的竹筍取下來,和著臘豬肉燉,或和著臘瘦肉炒一盤。那美味兒讓人咂嘴不已,恨不得把舌頭兒都吞了。
有親戚在城里,母親讓我探親去,左思右想都找不出好的禮物。最后,母親的目光落在了掛在墻上的那捆筍子上,便咬咬牙,取下來遞給我。到了城里,親戚如獲至寶,弄上餐桌大快朵頤。臨走時,親戚卻涎下臉來,拉著我直夸那筍子。我走遠(yuǎn)了,他一家子還站在車站,直喊再來玩啊,一定要來?。∑鋵嵨抑?,他們只是想再吃上一頓我家捎來的竹筍。
常被采來弄上桌子的是深山里的野竹筍,自家竹林里的竹筍一般是不會采的。一根竹筍一片林,到了第二年,這一根竹筍又會發(fā)出很多新的竹筍,家里的竹林,全靠這些筍子了。有人家的地方,就定會有竹林。只要在門前栽上一根竹子,到了春天,竹筍便挨著個兒在竹子周圍躥將起來,一直從屋前躥到屋后,到墻根,到檐前。沒幾年,屋前屋后全翠綠一片。夏有綠蔭,秋聽蟬吟,冬看白雪,置身其中,竹葉沙沙,滿眼綠意。將土墻屋茅草屋青瓦房掩映其中,那房子,就格外優(yōu)美。
我家周圍就有著大片楠竹林,碗口粗的竹子直沖云霄,在風(fēng)中嘩嘩翻卷著枝葉。到春天,竹筍便愣頭愣腦鉆出來。楠竹筍碗口般粗壯,尖錐子似地一天躥長一截。我和弟弟很是頑皮,看著哪兒有筍子尖兒出土了,便抬來大大的石頭壓在上面,想看看它有多大勁兒。沒幾天,那筍子斜著腦袋,從石頭邊上彎著身子躥了出來,絲毫沒有損傷。我和弟弟不得不服氣。竹筍不到一個月時間便長出幾丈高,我和弟弟將其中一根竹筍壓下地來,再用石頭壓著。這竹筍不到三天時間,便蛇一般曲著身子抬起頭來長出去了。竹筍那本柔嫩不已的身姿,沒想到有這么頑強(qiáng)的生命力。
筍子長高了,掉下殼來,母親忙將殼一片片拾起來,將上面的毛刷干凈存放在屋子里。到太陽天,便把筍殼曬在屋場上,和著布條剪成一雙雙鞋幫。我們知道,母親又要忙著為我們做布鞋了。筍殼是做布鞋不可缺少的材料,到了母親手中,就變成穿在我們腳上的一雙雙溫暖柔和的布鞋。那些可愛的竹筍,出土?xí)r是美味佳肴;長高了,殼褪下來讓母親做成鞋子;長大了,便是頂天立地的竹林。
如今,我已離開故鄉(xiāng)多年,唯有在夢中才能回味故鄉(xiāng)竹筍的美味,才能看見那牛角尖一樣的竹筍。這天,家里托人帶來一個包裹,打開一看,里面是母親帶給我的一雙布鞋,和一小捆故鄉(xiāng)的竹筍。我頓時淚眼模糊,浮現(xiàn)著母親背著背簍在深山竹林里采竹筍的身影,浮現(xiàn)著母親在屋前的竹林里穿針引線扎布鞋的慈祥面容。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