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王雨:綠色記憶
2018-05-16 14:00:00 聽新聞
仲春時節(jié),東莞的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綠得醉人,一步一景。這被譽為“南天圣地、百粵秘境”的集生態(tài)觀光、娛樂健身、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景區(qū),令人耳目全新。亞熱帶暖風將連綿的山巒 披上綠甲,讓千年古樹百年老林蔥郁。一片墨綠,一片深藍,一片紫褐,似起伏的海浪、威武的勇士。觀光車在直通山頂?shù)谋P山道上蜿蜓緩行,布滿各種奇異想象的美妙圖案壁立山巖。隨處可見灌木山花,鮮翠欲滴的雨林綠蔭掩映。一切令人心曠神怡,這是綠色的記憶,綠色的夢。
我感嘆有這等眼福,貪婪地吮吸清新的山林清氣。
此行還真是有緣,正籌拍自我編劇的電影《產(chǎn)房》時,恰巧有幸來到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參加“中外作家交流營”活動。《產(chǎn)房》展現(xiàn)的是被譽為送子觀音的產(chǎn)房護士長的故事。在這里耳聞目睹了觀音山的美景,讓我對電影《產(chǎn)房》更是信心滿滿。
觀音山是景區(qū),更是充滿了中國文化中國故事。
景區(qū)的董事長黃淦波先生是實業(yè)家,更是有深厚底蘊的文化人。他招呼我們圍攏,面對臨空打坐蓮臺的慈祥觀音塑像講說?!坝^音山有生態(tài)美景,有佛教、道教、儒學等文化積淀。人不在于取,在于舍,你有條件舍這是你的榮幸?!兜夭亟?jīng)》說,舍一得萬報,人生盡在舍得間……”他還給我們講解觀音是如何不懼千難萬險,執(zhí)著修行成佛的經(jīng)歷。黃先生不只是解說,更是講人生奮斗的勵志故事。
觀音山飛檐翹角的三圣殿、藏經(jīng)閣在大山的懷抱中,被菩提樹等濃密的綠樹包繞,氤氳靄氣,有如仙境。藏經(jīng)閣內(nèi),珍藏有儒家、佛教、道學的著作、佛經(jīng),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包容。
“包容是有利于吸收多元文化的?!碑斈曛貞c著名的實業(yè)家盧作孚先生也說過這話。我生活的重慶也是一座包容之城,早先的湖廣填四川大移民,后來的抗戰(zhàn)大內(nèi)遷,都有利于促進吸收多元文化。這次中外作家匯聚觀音山,共賞佳景,互話文學,用歌聲用詩詞用書法直抒情懷,暢談友誼。在藏經(jīng)閣門前,中外作家還植下了四棵友誼樹。勃勃生機的樹苗,見證了作家詩人們共同的綠色記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