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余德莊:遺世獨秀的仙家故里
2018-05-18 07:00:00 聽新聞
兒時愛聽大人講神話故事,稍長一點就自己找《西游記》和《封神榜》之類的書來讀,且深陷其中,認定在我們所生所長的這個世界上,曾出現(xiàn)過眾多神仙,他們悠哉游哉地棲居在遠離塵囂的幽秘之境里,著古裝,飲甘露,嚼落英,臥松云,采靈芝,煉仙丹,拂塵指處,呼風(fēng)喚雨,法器所向,妖孽盡收……這些誘人的想象,不知不覺地凝成了一種不絕如縷的少年心事,憧憬著有朝一日能親臨那些仙家居所,一睹眾仙真顏。這種情結(jié),一直延續(xù)到成年之后,即使明知“昔人已乘黃鶴去”,但仍對傳說中仙家們曾經(jīng)的棲居之地心向往之。
而傳說中的仙家棲居之地,除了無法前往的天庭,地上最如雷貫耳的,則非昆侖、蓬萊、峨眉、武當(dāng)、華山等等“有仙則名”的巨岳大山和煙濤微茫的汪洋大海莫屬。然而,當(dāng)我得償夙愿,一一領(lǐng)略了這些或橫空出世,或濱海凌波,或崢嶸險峻,或林泉清幽,且人文歷史遺存厚重的天下名山之后,在震憾和贊嘆之余,內(nèi)心深處卻總是多多少少有一絲不滿足感,覺得它們還不是我想象中的仙家秘境。但仙家秘境到底應(yīng)該是何等模樣,卻又無從言說,因為它在我的心目中原本就是一種五色迷目的化外之境,從未清晰地呈現(xiàn)過。
然而當(dāng)我驀然闖進武隆仙女山,面對著鬼斧神工到不可思議的天生三橋時,那個已在心頭沉隱多年的憧憬卻被倏然喚醒,目光所及,驚喜莫名:這不就是我一直心向往之的仙家棲居之地嗎!我屏息靜氣地凝視著那橫亙天穹,被命名為天龍、青龍、黑龍的三座天然巨橋和周遭環(huán)列的奇峰怪石,危巖峭壁,眼前竟朦朦朧朧地浮現(xiàn)出李太白筆下的“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的飄渺幻象,它們?nèi)艏慈綦x,若隱若現(xiàn)……令我如醉如癡,不知身在何方,今夕何夕!這在我以往的經(jīng)歷中是從來不曾有過的。當(dāng)我在亦真亦幻中走過同樣令人震憾,同樣考驗著世人的想象力的天坑地縫和美侖美奐的芙蓉洞;徜徉在薄霧輕漫,綠草如茵的高山草場,蕩舟在飛瀑如雪,清漣如練的珠子溪上時,那份心曠神怡,恍若夢中的感覺,使我越發(fā)篤信這一方千百年來深藏于渝東武陵山中的絕佳勝境,就是當(dāng)年神仙們曾經(jīng)棲居游樂的仙家故里!
而今,仙女山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原本蕭瑟冷落的仙女山鎮(zhèn)已然面目一新,成為一個時尚靚麗的高山風(fēng)情小鎮(zhèn),仙家故里的旅游觀光設(shè)施達也已是今非昔比。慕名而來的海內(nèi)外游客趨之若鶩,留戀難舍,許多人干脆在此購房置屋,成為與仙家為鄰,夏享清涼冬賞雪的候鳥一族。
重慶人是有福的,因為仙女山就在身邊。從筆者所居住的重慶主城區(qū)到山上也就是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它就像一部放置于身邊的大書,隨時都可以愜意地翻上幾頁。這不但是一部有著不可復(fù)制和取代的,彌漫著仙家氣息的山水大書,也是一部充滿了天人合一之象,令人興味無窮的現(xiàn)實版的神話大書!
近日再訪仙女山,由當(dāng)?shù)匚挠训呐阃タ戳艘惶庪x仙女山鎮(zhèn)并不遠,卻尚少為外人知曉的古村落。當(dāng)我們一行沿著林木蓊郁的山道走進這個名叫下石院的微型村落時,立即被其世外桃源般的靜美祥和所陶醉。也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那些清澈蜿蜒的溪流,精耕細作的田疇,炊煙裊裊的房舍,悠然覓食的雞鴨等等鄉(xiāng)野景象在別處也會看到,所稀罕者,這一切都出現(xiàn)在一個四圍峭壁如削,被稱為“地質(zhì)奇觀”的天坑底部!是的,這正是一個多少年來幾乎與世隔絕,時至今日鄉(xiāng)民們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樸生活的天坑古村!村民見有外客來訪,皆報以禮貌善意的微笑,一旦搭訕便主動讓坐送茶,純樸厚道令人動容。與一拄杖老叟交談,得知其世居此地已不知輩數(shù),問其祖上何來,卻笑而不答。端詳著他那長髯飄飄,悠然自得,頗有仙風(fēng)道骨的模樣,我忽然想到“仙家后裔”幾個字。不想,當(dāng)我半開玩笑地將此想法告訴他時,他竟然點頭笑道:“有此一說,有此一說?!闭f罷大笑,引來周圍一片笑聲。下來后,同行文友喟然感慨:“與我們這些成天在塵世間打滾的人相比,他們確實就是過的神仙日子??!”
當(dāng)晚夜不能寐,于床榻上得小詩一首:
秘境初探下石院,幽谷茅舍小桃源。
炊煙起處聞笑語,仙家原本在人間!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