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文猛:高原——魯朗林海
2019-02-17 07:00:00 聽新聞
走向高原,高原的宏闊和高遠是無法用文字描述的,再宏大的形容詞再壯美的動詞在這空曠的高原都顯得蒼白,高原就是——
高原——
比高原更遼闊的是思想,比思想更高遠的是高原。
魯朗林海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除了理想和生活的高處,更有腳步向往的高處。在大地上,腳步所能到達的最高處只有一個,那就是西藏,那是一代又一代人向往的最高的地方。人生的攀登之路,如果沒有青藏高原,那是不完整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們可能達不到心靈的高處,我們可以達到腳步的高處。
我們也是自己的高原。
朝圣之路從林芝開始——
當古老的茶馬古道、唐蕃古道被汽車、火車、飛機所冷漠之后,我們不再一步一步走向高原,一步一步地適應拔節(jié)的高山和冷淡的空氣,思想和腳步要在高原上奔馳,林芝是登高必須的馬凳,站穩(wěn)了馬凳才能縱身上原。在藏語中,林芝的意思是“太陽的寶座”,林芝是朝圣人們生理和心理最好的驛站。
走進林芝,踏上川藏公路,踏上這條最早通往西藏的天路,去色季拉山口,去朝拜魯朗林海。
高原處處皆神山。神山與神山站著說話,腳底為溝。神山與神山肩并肩思想,肩膀處為埡。我們?nèi)ド纠?,我們不需要從山頭最高的思想處翻過,我們只想從最省力最智慧的思想處過山。所以,色季拉山口是我們高原的第一道山口,就像人,左想是一撇,右想是一捺,想來想去,其實我們?nèi)司褪且簧娇凇?/span>
到達色季拉山口,呈現(xiàn)眼前的就是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魯朗林海。纖塵不染的藍天,茫茫的林海,在這片藍和綠的世界,在這道大山思考的山口,松濤撲面而來,山口的經(jīng)幡呼呼作響,風把經(jīng)幡上的經(jīng)文祈誦得擲地有聲。
一只藏狗蹲在山口,一動不動地凝視著東方,雕塑一般,難道它也要像這座座神山,化為永恒?
穿行茫茫林海,走進神山與神山站著說話的腳底魯朗谷,突然眼前一亮,一條長長的草甸,一道清清的貢布河呈現(xiàn)眼前,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甸之上報春花、紫苑花、馬蒿花、油菜花怒放盛開,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和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草甸之上云霧時聚時散,與兩邊海海漫漫的雪山、林海、田疇一起,詩一般勾畫出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山居圖。
這是神的世界。
走過貢布河上古老的吊橋,去扎西崗村丹增家的草場作客。躺在青青的草地上,天空之上是潔白的云朵,草地之上是貢布拉雪山,草地處處羊群悠閑地吃草,不時用“咩咩咩”的羊語問候我們的眼睛……所有的疲憊、所有的憂思都隨著這云、這霧、這風遠去,風輕輕,草青青,心清清。
在魯朗,我們就是一只羊。
魯朗在藏語中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難怪走過這里的人們稱這里是中國最美的小鎮(zhèn),稱這里是心靈的驛站。
不管怎么稱呼,這里就是魯朗,圣潔的雪山,碧綠的草甸,悠閑的羊群,隨風的經(jīng)幡,注定成為心靈的桌面,養(yǎng)眼,養(yǎng)心……
有哈達捧上來,扎西德勒!
有酥油茶端上來,扎西德勒!
有鍋莊跳起來,扎西德勒!
丹增說,我們是他今年接待的最后一批客人,明天他們?nèi)揖鸵嚼_去朝圣。
有一點我無法理解,論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有西藏江南之稱的魯朗應該是高原最美的地方,可是魯朗為何留不下歷史上那些主流社會的藏人,他們要把自己的宮殿、廟宇建在更高的嚴寒地區(qū)?
沿著丹增一家朝圣之路,走向更高更遠的高原……
那里,離天更近。
圖片來源:東方IC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