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精品永久在线视频|日本美女天天爽夜夜爽|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偷拍日韩一区中文久久

      
      

          【鳴家】楊悅:孩子該由誰來帶?

          2019-05-23 17:00:00 聽新聞

          四月的重慶,風和日麗,薔薇花架下,一張張熟悉又親切的笑臉,管樂伴奏下……

          1.jpg

          水彩畫《一歲小丫》,李蘭畫,2004年。

          今年四月女兒年滿16,豆蔻年華,輕舞飛揚。

          此次她的生日恰逢德國學(xué)校復(fù)活節(jié)假日,在美麗的山水之城重慶,外公為她精心策劃了一臺別開生面的“生日音樂會”。當她在微信上得知這一消息,第一反應(yīng)是“好酷??!”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酷”是一個極高的評價。

          楊家老一輩多才多藝,他們自組的家庭管樂隊與民樂隊在音樂會上大放異彩。女兒遵從外公“欽定”的節(jié)目單,落落大方、嫻熟流暢地彈奏了肖邦的《幻想即興曲》,演唱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為外公的男聲獨唱伴奏,還與外公的弟弟妹妹們一起,合奏合唱了《讓我們蕩起雙槳》……

          四月的重慶,風和日麗,薔薇花架下,一張張熟悉又親切的笑臉,管樂伴奏下,大家齊聲合唱《祝你生日快樂》,身著黑色迷你裙的長發(fā)少女,笑意盈盈地吹熄了生日蠟燭,此時此刻的她,有著怎樣的感受,許下了怎樣的心愿。

          晴空、微風、鮮花、綠樹、歌聲、親情,歲月靜好,天心月圓。恍惚間,還是缺失了什么,我們母女的生命之源,那個從小看護、教導(dǎo)、寵愛她的外婆永遠地缺席了。人生沒有圓滿,生命的底色是缺憾與蒼涼。

          忍不住回望轉(zhuǎn)瞬即逝的十六載,清理思緒,清空惆悵,然后,身輕如燕地繼續(xù)前行。

          2.jpg

          水彩畫《16歲女孩》,李蘭畫,2019年。

          33歲才想要孩子的我,是名副其實的“白丁”,白白地“丁克”了一把。我推崇與堅守的原則是:親力親為地照料和教育孩子,從她呱呱墜地那刻起,盡管知道這并不容易,也愿意擔負起養(yǎng)育的全責。

          我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孩子,生下來就從婦產(chǎn)科醫(yī)院直接抱到奶奶家里,全家上下把我當做“寶”。母親在奶奶家坐完月子就回到川外繼續(xù)工作。那個年代交通極其不便,一個月也難得見我一面。幸運的是,爺爺奶奶如爸爸媽媽一般地疼愛我,父母雙方各有六、七個兄弟姊妹,大多生活在重慶,和睦而友愛。不幸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物質(zhì)極度匱乏,精神極端壓抑,爺爺奶奶因為歷史成分問題,沒有固定的經(jīng)濟收入,父母當時在大學(xué)任教,如果請人在川外幫忙帶我,可以把我留在身邊早晚看顧親近,享受天倫之樂,但這份請人帶孩子的費用就不能補貼給爺爺奶奶了。母親說,每次離開下半城都淚水漣漣。我當時年少無知,不以為然,心想:如果難過為啥不自己帶呢?害得我11歲就遭受痛失祖母的噩夢,過早體驗生離死別的無奈與痛楚,痛不欲生,啼哭不止,甚至夢中哭醒,直至生下女兒,才不再夢見慈愛的祖母,才明白她的歡樂比苦難要多,因為她生養(yǎng)了七個孝敬父母、謙和友愛的子女。無我無私的愛是黃金,是她此生彌足珍貴的財富。

          究竟該由誰來帶孩子?這是一個簡單又復(fù)雜的問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論調(diào)。有人認為,孩子當然自己帶,生了不養(yǎng),不如不生。有人覺得,孩子三歲之前是沒有記憶的,誰帶都一樣;老一輩更適合帶孩子,他們富有生活經(jīng)驗,在家務(wù)方面更能干;媽媽應(yīng)該趁年輕而尋求事業(yè)上的發(fā)展。

          女人生育后,應(yīng)該繼續(xù)全職工作?還是半職?還是完全退居二線相夫教子?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或健康,或體弱,或能干,或笨拙,或堅韌,或嬌氣;有的受制于工作或經(jīng)濟狀況,有的存在婚姻或家庭矛盾,即便想留在家里帶孩子,或請人來家里照顧孩子,也無能為力。還有一種質(zhì)疑:憑什么女人就應(yīng)該留在家里帶孩子?有的女人天性更喜歡工作。也許,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愿來選擇進退,只能隨順命運。要是都能各取所需,該多好。

          生活,時時充滿了變數(shù),處處隱藏著難題。那時的我空有一腔熱血,卻缺乏理性的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雖然在經(jīng)濟上已經(jīng)三十而立,內(nèi)心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女孩。我以為帶孩子跟學(xué)習考試、出國留學(xué)和打工掙錢一樣,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但凡具有強烈的心愿與動力,不怕吃苦,孜孜以求,就能成功。

          3.jpg

          本文作者2019年三月出版散文集《悅讀德國》封面。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我忘了一句話,心有余而力不足。身體如果不配合,一切都白搭。盡管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德國,婦幼保健體系相當健全,我還是不小心跌了一跤。其實我還沒有真正做好撫養(yǎng)一個孩子的準備工作,盡管產(chǎn)前廣泛閱讀德語育兒書籍雜志,定期產(chǎn)檢,遵醫(yī)囑補充葉酸和維生素,與老公一道參加周末舉辦的產(chǎn)前強化訓(xùn)練班,參觀接生產(chǎn)房,與助產(chǎn)士面談,購置嬰兒用品等等。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好好保養(yǎng)自己,沒意識到鋪滿鮮花的人生路上潛伏著的險灘與激流。生孩子是一項體力活,需要健壯的身體與強大的心靈。Body decide mind (身體影響心智),我大意了,于是疾病不期而至。

          每個孕婦的懷孕體驗千差萬別,我屬于幸運的那類人,除了懷孕初期嗜睡,幾乎沒有不良反應(yīng),反而體會到懷孕帶來的好處,冬天也不覺得冷了,“冰涼的小手”變得熱呼呼的,胃口大開,吃嘛嘛香,倒頭便睡。工作上一如既往,朝九晚五,不知何為午休,壓根兒沒想過休產(chǎn)前假,“女漢子”肯定要工作到生產(chǎn)那一天的。

          德國雇員享有預(yù)產(chǎn)期前六周和產(chǎn)后八周的法定產(chǎn)假,雷打不動。如果延期生產(chǎn)或難產(chǎn),產(chǎn)后假期自動延長。只要產(chǎn)婦愿意,可以繼續(xù)申請三年育兒假,專職在家?guī)Ш⒆?,享受初為人母的樂趣,不拿工資,但雇主得替她保留這份職位,不得因此解雇。而我自己是獨立開業(yè)者,是自己的雇主,可以任意休假,自己說了算,卻沒有意識到我和所有女人一樣,需要產(chǎn)前休假,哪怕自己不感覺累,也需要放松和休息。

          懷孕時的輕松愜意讓我一直工作到臨盆那一天,上午還在與供貨商、客戶通電話,嘻嘻哈哈接訂單,下午孩子就呱呱墜地了。母親不顧我的強烈反對,執(zhí)意要在產(chǎn)前就來家里守護我,她說:生孩子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道坎。那時的我,志得意滿,哪里聽得進去。

          那年四月一日,愚人節(jié),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大酒店二十四層高樓飛身而下,駕鶴西去。我呆坐在計算機前,聽著“風再起時”,眼淚忍不住滴滴答答往下掉,不解風情的理科男見狀“大罵”:你個傻婆娘,大著肚子坐在這里傻哭,為一個全然不相干的男人,把孩子哭壞了跟你沒完。

          孩子倒沒哭壞,兩周后,她如婦科醫(yī)生預(yù)言的那般早產(chǎn)了,體重輕,身量小,卻哭聲震天,健康強壯。醫(yī)生給她檢查身體,測量身高、體重、頭圍,各項指標均達標,得到9.7分 (滿分為10分) 。

          滿頭銀發(fā)、經(jīng)驗豐富的主任醫(yī)生看她掌紋異常清晰,說她不像早產(chǎn)兒,是不是馬大哈媽媽糊里糊涂報錯了日期。孩子的哭聲異常響亮,哇哇哇,哇哇哇,節(jié)奏感極強。醫(yī)生笑笑,打趣道:“嗯,來了一個富有個性的小女孩,你們兩位準備好了嗎?”

          所幸他一語言中,以后的事實證明,她是一個有主見,敢決斷的孩子,也許有先天因素,也與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

          換成今天,我會善待自己,愛惜身體,好好準備迎接新生命的降臨。我不再會眼里只有工作、業(yè)績、客戶,更不會工作到臨產(chǎn)那一天。我會抽出時間,強健自己的體魄,鍛煉自己的心智……總之,我不會拖到臨產(chǎn)那一天嬰兒床都還沒準備好。

          產(chǎn)后半年我罹患了產(chǎn)后抑郁癥。多年后云淡風輕,我不再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我覺得之所以罹患抑郁癥,最主要的原因是產(chǎn)前沒有好好保養(yǎng),產(chǎn)后體力嚴重透支。

          回頭看,德國人育兒的金科玉律大多是科學(xué)正確的,但并非每條都適合我們亞洲人的體質(zhì),應(yīng)因人而異,不能完全照搬。產(chǎn)后我堅持母乳喂養(yǎng),夜里頻繁起床,導(dǎo)致睡眠紊亂,力不從心。

          母乳特別是初乳有利于嬰兒的健康發(fā)育,但喂養(yǎng)時間的長短應(yīng)根據(jù)產(chǎn)婦各自的身體狀況而定。對我而言,也許不必半年,三個月就足夠。

          孩子從小應(yīng)養(yǎng)成單獨睡覺的好習慣,不僅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性,而且也更健康。大人身體的擠壓與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嬰幼兒的發(fā)育與生長。當時母親極力勸說我把孩子放在兩米寬的大床的另一半,這樣喂奶后好倒頭繼續(xù)再睡,不然走來走去,人都走清醒了,還怎么安睡。

          當時為了保障老公的睡眠,他一個人安靜地在樓上睡覺。夜里我一人起身喂孩子換尿布,忙得不亦樂乎。只是沒想到疾病已然暗暗潛入夜,睡眠漸漸地不聽使喚。也許母親的建議有道理。而我當時只迷信書本,全部照搬德國育兒標準。它有其科學(xué)依據(jù),但并非每條都適合我。

          4.jpg

          《悅讀德國》在國內(nèi)各大書店和當當網(wǎng)、京東網(wǎng)、文軒網(wǎng)、博庫網(wǎng)熱銷中。

          禍福相依,病后的我因禍得福,從全職工作崗位急流勇退,實現(xiàn)了自己的心愿:育兒為主,工作為輔。我不再覺得公司、業(yè)績、收入是最重要的。它們曾經(jīng)是最重要的。畢竟,憑借實力,過有尊嚴有格調(diào)的生活,是讀書的終極意義。

          有朋友說罹患抑郁癥是一種潛意識的抗爭,想做的事情必須做到,否則就生病來抗議。其實沒人會傻到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尤其是抑郁癥,嚴重起來可能戕害自身。

          萬事開頭難,疾病讓我學(xué)會了人生功課,并實現(xiàn)了自己的初衷,親力親為地照顧、接送和陪伴孩子,以自己的“育兒經(jīng)”來安排和指導(dǎo)她的學(xué)習與生活,直到她一天天長大,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和具有獨立意志的少女。

          多數(shù)德國人的理念是,父母親負責教育孩子,祖父母負責寵愛孩子,也可以負責簡單的接送和飯食,在父母因工作而不能顧及的時候。而教育孩子是養(yǎng)育者每日的責任與義務(wù),每天都有不同的功課需要完成。父母責無旁貸,需要持之以恒地踐行,直至孩子成年。

          寵溺孫輩是老頭老太偶爾為之的娛樂,為自身的晚境增添色彩,而非負累,為孫輩的童年錦上添花,而非必須。隔代親足矣,隔代痛最好能縮減到一定的層度和范圍,畢竟正常情況下,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要比祖父母長久許多,孩子最親近的、最信賴的人應(yīng)是自己的父母。

          在父母的悉心呵護與耐心引導(dǎo)下,孩子方能自由自在、健康快樂地成長。身心健康的家長與孩子,親密無間的親子關(guān)系,是幸福人生路上的重要砝碼。

          “回頭再望某年,

          那個曾經(jīng)茫然困惑少年,

          任憑舊日路上風聲撕裂我,

          風再起時,

          默默地這心不再計較與奔馳,

          無用再爭取更多……”

          哪怕途中歷經(jīng)狂風暴雨,Ende gut,alles gut, 結(jié)局好,一切均好。中德諺語如出一轍。

          5.jpg

          《悅讀德國》第二、三輯里有多篇關(guān)于家庭、婚戀和育兒的文章。
           

          6.jpg

          圖06:作者與女兒今年四月份在四川文藝出版社舉辦的《悅讀德國》讀書分享會上合影留念。

          推薦閱讀: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人生有味是清歡——2018故鄉(xiāng)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