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郭吉芳:大暑來臨,茶消苦夏濕熱
2019-07-24 07:00:00 聽新聞
大暑來臨,茶消苦夏濕熱。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茶,最初就是一杯排毒抗病的解藥。因此有“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之說。
后世的人們賦予了茶各種禮、藝、道等文化內(nèi)涵。然而,茶本身是非常質(zhì)樸的。它是平民百姓開門七件事之一,就像油鹽醬醋一樣,既是生活的日常,也是養(yǎng)生保健的良藥。
每年的7月22日到24日之間交大暑節(jié)氣。這是夏天的最后半個月,但也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边@句話很形象。此時暑氣到了極致,濕和熱夾雜一起,會使人感覺特別的悶熱。東漢劉熙的《釋名》解釋,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哪兒涼快哪兒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滿天之夜露臺乘涼望星空,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后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
然后,大暑的暑氣會“困“住五臟的機能,有傷心氣。所以要著重預防暑氣傷人。“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的中伏,空氣濕潤悶熱,人體濕氣積滯嚴重,陽氣容易為陰氣所遏,外則表氣不宣,內(nèi)則脾胃不暢。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時節(jié)達到一年最熱的時候。而中醫(y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
苦夏不苦茶相伴,養(yǎng)心安神消暑熱。夏天在家,少吹空調(diào),為家人泡煮消夏茶,祛濕排毒,降火寧心。
下面推薦幾款消暑茶飲:
一、清心茶:用金銀花、金蓮花、百合花這三種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簡單且實用的養(yǎng)心茶。
二、菊花茶:用婺源皇菊,一朵一杯喝一天。清肝明目效果好。
三、消暑飲:
藿香(6克) 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fā)表解暑
白扁豆(6克) 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薏苡仁(5克) 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解毒散節(jié),為清補淡滲佳品。
金銀花(5克)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薄荷(1克) 解暑熱、芳香辟穢、化濕和中
以上五味,一起悶泡或者煮水喝,清熱解暑,健脾祛濕。
四、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
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nóng)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五、老白茶:
白茶的口碑那是歷史悠久,在《本草綱目》和《茶經(jīng)》中早有記載。《本草綱目》中記載:“白茶性寒涼,功同犀角?!敝嗅t(yī)藥理證明,白茶味溫性涼,具有退熱降火、祛濕敗毒的功效。
長期飲用白茶可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分解體內(nèi)血液多余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有效地預防糖尿病。
同時,在夏天經(jīng)常喝白茶的人,很少生病。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白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
六、陳皮飲
白茶加陳皮泡煮或陳皮紅茶泡煮均可,清熱解毒,化濕和中。
我喜歡四季分明的重慶氣候,盡管近年來天氣不按套路出牌,甚至玩點刺激的天氣。但我們唯有順應時節(jié)吃喝拉撒,以不變應萬變,方能健康愉悅的生活。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