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李立峰:我的重慶
2021-05-18 07:00:00 聽新聞
重慶是中國少有的不分東西南北的城市。這讓北方人大跌眼鏡,不識向、掉向,在北方是半吊子的表現(xiàn)。
在重慶,問路一般先說地名,然后是上下左右,居然也能抵達,仿佛也不曾迷路。
這是山城人的睿智。即便九環(huán)十八繞,重慶人依然心中有路。即便梯梯坎坎,也可造成吊腳樓,既可居住、通風,亦可成為外地游客眼中的風景。
在重慶,因為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山多、江多、坡多,決定了路不分南北,樓不分東西。有平坦的壩子就有人居住,日久形成城區(qū),成衛(wèi)星狀、組團式發(fā)展。
重慶人生存能力強,天性樂觀,喜山樂水,懂得享受生活,善于把尋常過成詩意。難怪易中天會說,川渝出神仙。
不像一些外地人,重慶人特別熱愛自己的城市,很少會聽到抱怨,心態(tài)不是一般的好。
重慶人寄情山水,樂得逍遙,忘我自在,自得其樂。這在壓力山大的都市,在虛榮浮躁的當下,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不知道會讓多少外地人羨慕。其實,大多數(shù)人注定是凡人一枚,無需特立獨行,偶有閑情即可。
重慶人誰也不羨慕,誰也不嫉妒,活成真實的自己,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和無敵的心態(tài)。追求安逸生活的背后,是不怕苦的堅韌,是不認命的傲骨,是不自卑的底氣。
重慶人吃苦耐勞,充滿血性,熱情耿直,崇尚英雄,對生活全身心的投入,一點一滴、持之以恒建設(shè)夢想中的家園,在“窮鄉(xiāng)僻壤”間建起高樓大廈,在高山大河上鋪路架橋,讓城市異彩紛呈,讓交通四通八達。
在經(jīng)濟獨領(lǐng)鰲頭的同時,生態(tài)得到較好的保護,贏得了內(nèi)陸香港的美譽。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在南山俯瞰渝中半島,高樓林立,萬家燈火,長虹臥波,沒有人不動容,沒有人不動情,沒有人不動心。曾幾何時,這是我們夢想的家園,山水相依,坐擁繁華,明月依稀。
除了山水美景,重慶飲食獨具特色,重慶美女聞名遐邇。如要詳說,估計要擺上三天三夜。
重慶不是一個一見鐘情的城市,但一定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城市。這個是慢熱的城市,是慢生活的源頭。這里是都市與村鎮(zhèn)和諧相處的典范,是時尚與傳統(tǒng)交融的前沿,既有大都市的一切,又有安放鄉(xiāng)愁的田園,包羅萬象,兼收并蓄,和諧共處。
走在解放碑,高樓大廈之下,十八梯樂哉悠哉,老重慶的韻味歷久彌新,慢時光的倒影沁入心扉,視覺的沖擊力超強。
有人說,一個城市魅力之處,就在于牛車和寶馬車街頭偶遇,大款與乞丐茶館共處。城市原本都不是千篇一律的。當一個城市被命名為故鄉(xiāng),就會取代所有城市的位置。當游子漸多,鄉(xiāng)愁就成為心中揮之不去的霧霾。當心墻形成,就會給自己貼上標簽,從此如浮萍。
愛上一個人,戀上一座城,都是因為在心底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讓自己的生命與之有了交集。生不由已選,居卻可自定。生活在一個城市,是游子,是過客,是主人,全憑心態(tài)。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似乎人人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磻T了心靈雞湯,已不敢行文。讀過名言警句,更不敢說教。聽過經(jīng)典歌曲,已少有打油雅興。
這個世界有太多經(jīng)典沒有去讀,但原創(chuàng)的熱情有增無減。推文碼字,辛苦不過。搞不好,就是網(wǎng)絡(luò)垃圾,就會被貫以憤青、吐槽、賣弄,留下嘩眾取寵、沽名釣譽的“惡名”。
人總得有個愛好,不管什么,天長日久堅持,以慰平生。工作時全心投入,休息時放空自己。潛心向己,不懼卑微,任由意識流淌,思緒飄蕩,天馬行空,說一些毫無邏輯,卻真實可感的話?;仡^再看,是一地雞毛,還是一路金子,留待以后驗證。
有人說,人什么時候擺脫物質(zhì)的束縛和名利的追逐,什么時候才能進入精神世界。傾聽世界的呼吸,傾聽靈魂深處的回響,立于智慧巔峰,縱覽月光傾城,等春風解夢,等夏陽流金。
每個城市都不可替代,重慶自是如此。熱愛讓城市與眾不同,逐漸有了家的味道。
心靈歸屬,情感依托,夢中港灣,云頂之城,山水之都,是為重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